2月12日上午,李少冬副主任出席援桑给巴尔血防项目第五批专家组送行仪式并讲话。
欢送会上,李少冬首先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对血防专家们为卫生援外事业做出的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充分肯定了援桑给巴尔血防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强调该项目是我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对外合作交流任务,是我国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他要求从八个方面认真做好项目收尾工作。一是政治站位要高。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承担的是国家任务,关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我国的对外影响。各单位、各位专家必须高度重视,高标准完成项目预期任务;二是目标要明确。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援国制定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和完善的制度、规范以及操作规程,建立长效的血吸虫病防治机制,为当地培养一批血防专业技术骨干;三是机制要准。项目实施涉及世界卫生组织和受援国政府、民间组织、学校和宗教团体等,有效的协调机制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专家组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与各方面的沟通工作;四要态度要正。要秉承谦虚、合作、平等交流的原则,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目的;五是安全要确保。专家组身处海外,周围环境复杂多变,要制定完善的制度,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大家政治和生产生活安全;六是宣传要加强。要通过中外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不断提升项目的国内外影响力;七是发展要全面。通过桑给巴尔试点,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将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功经验扩大到整个非洲血吸虫病流行区;八是整合要到位。要充分发挥前几批专家的智慧和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作用,做好项目评估,加强科学研究,为项目下一轮申请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李少冬表示,我委将全力支持血防项目,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项目打造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一个新亮点。
会上,援桑血防项目负责人介绍了项目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下阶段工作打算,第五批专家组组长汇报了行前准备工作情况,派员单位代表作了表态发言。委国合处、各派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背景链接
2012年第五次中非合作论坛通过《北京宣言》,中非双方将继续深化在卫生领域合作,逐步探讨并试点开展血吸虫、疟疾等公共卫生合作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了包括中非公共卫生合作在内的“十大合作计划”,承诺中方将积极参与非洲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2016年8月,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式承担商务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援助项目”。这是我国首个在非洲开展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项目,期限为3年。
2017年2月,第一批专家组抵达桑给巴尔,正式启动项目实施工作。项目围绕中国公共卫生援非模式探索、中国血吸虫病防控经验和产品的非洲推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现场工作,为当地培养了一支血吸虫病防控专业队伍。经过2年的艰苦努力,项目示范区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由原来的8.92%下降至0.64%,3个试点区的血吸虫病感染率均降至1%以下,感染性螺媒介得到清除,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带来了显著社会效益,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项目所取得成果与经验,为非洲血吸虫病消除提供了信心和借鉴。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