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百花齐放,但是倒春寒的天气还是让不少人感觉不适。只见“处处闻啼鸟”,难以“春眠不觉晓”,不少人的睡眠质量在这个时候感觉严重下降,但是西医检查治疗却于事无补,到底怎么回事呢?
市民吴先生最近一个月总是感觉睡不好,看了很多医院的西医门诊,神经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几乎都看了个遍,失眠的症状也不见好转,夜里常常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尤其是最近倒春寒来了之后,几乎一夜没睡过好觉,即便是好不容易睡着了,还经常会做梦,第二天更加疲倦。在妻子的建议下,他来到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吃了一个疗程的中药之后,没想到睡眠质量大为改善。听了中医专家的介绍才知道,自己睡不好觉的原因是阳虚导致的!但是这种体质的人西医检查指标却一般查不出来。
“最近像吴先生这样的失眠患者还是不少的,年龄集中在50岁—60岁之间,很多人在就诊之前都靠西药维持睡眠质量,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失眠诊疗专家夏公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这个时节,因为阳虚导致失眠的患者在门诊很常见,患者往往伴发有焦虑、紧张等情绪。阳虚型失眠患者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这类人的失眠诱因常常不是疾病引起的,而是自己的体质问题。冬天很多人不注意养护自己的阳气,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朋友,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就相对较弱,冬季感受寒凉之邪损耗体内阳气,导致阳虚,到了春节遇上倒春寒的天气,症状会更加明显,中医认为“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也就是说,睡不着觉的人,主要问题是阴阳的平衡被打破了,经络气血得不到阳气的正常温煦,新陈代谢也不正常,自然会失眠。所以,经常失眠,情绪不稳定而且怕冷的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看看是不是因为阳虚导致的失眠,及时调理,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睡眠。
【延伸阅读】 姿势不对等于白睡!五种常见睡姿哪种适合你?
说起睡觉的姿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睡姿,如果告诉你,睡觉的姿势不同作用也不同,你信吗?也许你会说,只要睡着舒服就行了呗,管他什么姿势呢?但研究发现,人们睡觉的姿势能严重影响其健康和幸福感。对于五种常见睡姿的优势与缺点,你都了解吗?一起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的。
右侧卧 有助于保护心脏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失眠门诊杨晓辉主治中医师介绍说:右侧卧的睡姿会让位于胸腔左侧的心脏得到更多的空间,有助于降低血压,使心跳不那么快,对有心脏病的人有益。左侧卧或右侧卧也有利于清除大脑、脊椎和神经系统中的废物,防范痴呆症和其他退行性疾病。
胃食管反流症患者不宜这种睡姿。因为右侧卧会使胃酸向食道逆流量增多,可能引起消化功能障碍。
仰卧 保持面部皮肤活力
美容整形外科医师盖森·安森博士称,仰卧时,面部放松、透气,对面部皮肤保持活力有很大好处。相对于仰卧的睡姿,完全侧身睡、压住半边身子的的睡姿会使动脉硬化的患者加重血流障碍,特别是颈部血流速度减慢,形成血栓,所以脑梗塞病人,宜选择合适的仰卧较妥当。
但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失眠门诊杨晓辉主治中医师提醒,有研究发现,仰卧时,舌头容易落向口腔后部,使呼吸道变窄,会使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比侧卧增加一倍。所以,平时已有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人应尽量避免仰卧。
左侧卧 缓解胃部不适
英国胃肠病学家罗宾·丘特坎表示,“胃灼热症状在晚上往往变得更严重,虽然我们还未弄清确切原理,但人们采取左侧卧睡姿时,症状明显减轻,目前推测是因为这种姿势让内部器官在一条线上,有助于明显减少流入食管的胃酸,从而减少胃灼热带来的疼痛感。”所以,胃部不适时,请选择左侧卧睡姿。
同时,土耳其伊兹密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40.9%左侧卧入睡的人自述常做噩梦,只有14.6%右侧卧入睡的人有此自述。因此,若感到精神倦怠、心理紧张,要避免采用左侧卧睡姿。
胎儿睡姿 有助放松解压
英国正骨疗法专家艾米·霍普建议人们多采用胎儿睡姿,“将身体蜷缩成胎儿睡姿时,脊柱有足够的灵活性,有利于夜间变换各种睡姿。”不仅能保证身体足够放松,还有助于缓解压力,特别适合压力大、感到身心疲劳的人。
专家提醒,胎儿睡姿可能会使颈痛症状加重。如果你不想醒来后颈部僵直或肩痛,采用胎儿睡姿时,就要使用相对较硬的枕头,使脖颈和脊椎在同一条直线上。肩宽的人枕头要厚一些,背痛的人在双膝之间夹个枕头。
俯卧 有助防止打鼾
采用俯卧睡姿可以有效防止打鼾,香港树仁大学还研究发现,采用俯卧睡姿的人往往有令人兴奋的梦。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失眠门诊杨晓辉主治中医师提醒广大读者,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爱美的女性还要注意,俯卧时,因头势必转向一侧,脸部半侧会紧贴床面,会影响到脸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面部肌肤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