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健康家庭
当前位置:首页 > 医患之间 > 行医边疆行医边疆
医疗帮扶越山海,托举高原“健康梦”
发布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197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江苏与青海,虽相隔近两千余公里,却镌写了一段段“山海”情谊。多年来,江苏省派遣医疗专家帮扶、举办远程会诊、建设重点专科、实施公益项目……全面展开帮扶协作交流工作,两地架起了共同守护高原健康的“连心桥”。

2017年,南京市与西宁市签订帮扶协作和经济合作战略协议,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对西宁市开展帮扶协作。一批批江苏援青医疗队奔赴雪域高原,手把手“传、帮、带”,守护高原人民生命健康。

从“心”开始

千里接力让孩子笑容绽放

“我从小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连心’救助项目让我恢复了健康!今年上半年,我到南京动了手术,现在已经痊愈。我终于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参加运动会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来能到南京上大学。”2023年4月,“牵手相伴•共同绽放——南京西宁东西部协作公益医疗高原行”在西宁启动,来自西宁市湟源县的小女孩史文晶特意赶到启动仪式现场,向救治她的“南京医生叔叔”表达感激之情。

对援青医生、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戚继荣来说,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居住在海拔越高的地区,孩子患先天畸形的风险就越大。”在青海支医两年,回到南京后,戚继荣一直没有放下那边的孩子。一次咖啡馆的邂逅,他和南京对口帮扶西宁工作组组长刘博,一起碰撞出了护佑高原孩子健康成长的“火花”。

“心连心”项目启动仪式

2022年2月14日,在南京对口帮扶西宁工作组、南京市卫生健康委、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南京市儿童医院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南京·西宁“心连心”高原小儿先心病公益援助项目正式启动,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筛查、手术及培训。自此,南京医生的脚印,踏进了大山深处、印在了偏远乡镇,摸底筛查覆盖8万多名儿童,只为给和晶晶一样的高原先心病患儿,送去生命的“曙光”。目前,已有50多名高原先心病患儿,分批送至2000公里外的南京市儿童医院接受免费救治,手术成功率100%,50多个孩子从此健康成长,所在家庭重启新生。

南京市儿童医院专家团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先心病筛查

“最小的一位先心病患者当时才出生28天。”戚继荣对这个患儿的病情记忆犹新,这个回族宝宝因先天性复杂肺动脉闭锁、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原因导致全身发紫,肺动脉仅有1毫米空隙。接到孩子后,南京市儿童医院迅速组织心胸外科、麻醉科、超声科以及护理团队为其立即进行手术。面对只有鸽子蛋大小的患儿心脏,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极为复杂细致的手术,手术整整耗时4个小时,随着肺动脉闭锁被打通,宝宝的脸色终于逐渐变得红润。此后的48小时内,戚继荣带着团队成员轮番守护,又经过1个月的心脏重症监护后,宝宝才转到了普通病房。如今,这个宝宝已经一岁多了,在西宁的家中快乐成长。

治疗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戚继荣说:“从筛查到诊治,我们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康复。”

在“心连心”项目实施过程中,南京儿童医院还接收了多名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专业人员进修学习,争取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先心病防治医疗队”。

从无到有

搭建平台开拓医疗新天地

走进西宁市中医院,明亮整洁的大厅里萦绕着淡淡的药香,来自江苏的专家坐诊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求医问药。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周都会在医院出现。“我们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搭建了‘江苏名医流动工作站’这个平台,充分利用江苏名医、专家资源,邀请他们来院坐诊、授课,也为群众做些医疗服务。”西宁市中医院挂职院长司浩来自南京浦口区中医院,他认为中医不同于西医,要提升当地医生的专业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专家现场带教、跟师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南京对口帮扶西宁工作组的支持下,司浩和“帮扶搭档”、同在此挂职的副院长张磊,一起为西宁市中医院搭建了多个学习交流平台。

西宁市中医院设立了“宁宁协作江苏名医流动工作站”

除了名医工作站,司浩2023年牵头打造了“宁杏学堂”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每月邀请南京专家和当地的主任医生共同就某一专题进行探讨。“宁杏学堂的课程,都是以最实用、最接地气、最能解决大家临床困惑的内容为主,同步为全市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线上培训。”经过一年多努力,西宁市中医院在人才培养、设备建设、专家资源引进、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均有了提升。张磊介绍,医院新建立了内分泌科、脾胃病科,院内科室已经达到了19个,业务量较以往倍数级增长。

面对成绩,两位专职引进人才的探索并没有止步。司浩认为中医经方价廉物美、疗效显著,是非常好的突破点,因此多次联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得到了著名经方专家黄煌的支持,筹划成立了“青唐经方”高级中医人才培训班。2023年9月正式开班时,黄煌教授亲自带团队前来授课,年底学员还将赴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跟师。司浩对此充满期待:“青唐经方班致力于培养种子、骨干,我们要帮西宁培养‘带不走’的人才,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中医药的福利。”

从少到多

项目建设补齐医院发展短板

“听说县医院有南京来的医生,水平也很高,我们就来这里了,不光方便,还能省不少钱。”在湟源县人民医院内窥镜中心,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藏族阿妈沙仁欠措主动找到来自南京六合区人民医院的谢兵医生表示感谢。自2023年7月来到湟源,谢兵已经开展了30余例内窥镜检查,科室EMI治疗量相较以往翻了一番。

在该院重症病房,来自六合的护士长陶在喜已是第二次走进湟源。没想到,今年医院也给了他一个惊喜:崭新的住院部大楼已投入使用,全数字化平板探测器心血管造影系统(DSA),高端64排128层螺旋CT系统,正在筹建中的重症监护科室……这些都来自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投入。

援青医生何正平在指导科室医生进行微生物鉴定

“围绕帮助湟源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这个核心定位,我们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在人才培养、项目建设、资金补位上有力有序推进。”南京挂职干部、湟源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翟龙表示,项目式帮扶一大优点就是灵活,“比如医院缺什么人才,南京就派什么专业的人才来,固定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以DSA技术为例,先期引进六合区专家传授技术,带出徒弟后再引进设备;后期通过项目市场化柔性引进人才,持续帮扶指导团队提升技术水平。目前,DSA设备已在该院共开展心血管治疗新技术23项,成功完成介入手术500余例,是青海全省率先开展这一技术的县级医院。

在湟中区多巴镇,一座集中医、藏医、妇幼保健为一体的综合专科医院——多巴医疗综合体于2023年8月18日挂牌试运营,填补了湟中地区没有综合性医疗体的空白。南京挂职干部、湟中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徐宁介绍,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了该项目建设,更重要的是这一平台的投用,推动了南京与当地医疗人员的交流,为湟中区培养了自己的医疗人才。“接下来栖霞区还将推动对湟中的组团式医疗帮扶,强化远程互联网问诊、开展实景化培训等,让医疗帮扶的软硬件水平一起提升。”

没有身体的健康,就没有群众的小康。“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南京最好的医疗技术、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最优秀的医疗专家源源不断远赴西宁,通过‘一团火’集中式组团帮扶和‘满天星’分散式支医、义诊,让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惠及了广大西宁人民,让青海高原上的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南京人民守望相助的情谊。”西宁市政府副秘书长、南京对口帮扶西宁工作组组长刘博说:“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美的风景,群众的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博爱之都南京,以无私的仁心守护了高原人民的健康,用大爱的善举兑现了‘宁宁之约’的‘健康梦’。”

(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