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后,医院眼科就会迎来一波“摘镜热”,许多学生希望通过手术摘除眼镜,以全新的面貌开启大学生活。然而,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都能做,盲目跟风可能会给眼睛带来严重伤害,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周素梅,为大家详细讲解做近视眼手术那些事。
哪些人不适合做近视眼手术?
1、未成年人
18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眼球也在不断变化,近视度数尚未稳定。“这个时期的孩子,眼轴长度和屈光状态仍会随着生长发育而改变,即使进行了近视手术,术后近视度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周素梅介绍,因此,为保证手术效果的稳定性,未成年人通常不建议接受近视手术。
2、近视度数不稳定者
近2年内,近视度数每年增长超过50度的人群,即使年龄已达到18岁,也不适合立即手术。近视度数持续增长,说明眼球的屈光状态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手术,无法保证术后视力的长期稳定,甚至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的情况。
3、眼部存在活动性病变者
任何眼部的活动性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虹膜炎、青光眼等,都是近视手术的“禁区”。
周素梅主任解释:“眼部炎症期间进行手术,不仅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原有眼病加重,严重影响视力。”只有在眼部炎症完全治愈并稳定一段时间后,经过眼科医生全面专业评估,才能考虑手术。
此外,圆锥角膜患者由于角膜结构异常,手术可能会加速角膜扩张,导致视力急剧下降,这类患者也不适合做近视手术。
4、特殊时期女性
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眼内环境改变,从而引起屈光状态的波动。“在此期间,即使视力符合手术要求,也不建议手术。”周素梅提醒,“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角膜形态和泪液分泌功能改变,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建议这类女性在分娩或停止哺乳3-6个月后,待身体恢复正常,再考虑手术。
5、患有全身性疾病者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手术伤口愈合能力会下降,术后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患有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统紊乱,手术可能诱发眼部的免疫反应;瘢痕体质的人,术后角膜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瘢痕,影响视力和角膜的稳定性。
此外,未能够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会增加近视手术的风险。
6、其他不适合人群
重度弱视患者,其视力低下主要是由于视觉发育异常导致,并非单纯的屈光问题,近视手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视力;
独眼患者因为只有一只眼睛承担视觉功能,一旦手术出现意外,对视觉功能的影响将不可挽回,所以通常不建议手术;
存在焦虑症、抑郁症等严重心理精神疾病,对手术效果抱有不切实际期望的人群,也不适合手术。因为这类患者术后可能会因为心理因素,对手术效果产生过度担忧或不满,甚至可能出现躯体化症状。
近视手术是一项严谨的医疗行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周素梅提醒,同学们如果有摘镜的打算,一般手术之前要停戴角膜接触镜1个月左右、OK镜要停戴3个月左右,还要检测泪膜、查角膜地形图及角膜厚度,角膜不规则散光、角膜比较薄的都不适合飞秒手术。
另外,高考后想做近视手术的同学,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专业的眼部检查和术前评估,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切不可盲目跟风。只有符合手术条件,才能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清晰视界的梦想。
延伸阅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自觉养成正确的用眼、爱眼和护眼好习惯。莫要等到眼睛近视了,再后悔莫及。
全国“爱眼日”:呵护“心灵之窗” ,点亮“睛”彩人生
(“健康南通”微信公众号)